Kluang Old Street 居銮老街|那些屋顶上的石狮子,守护百年老城

By Joan Luvfeelin - 8/23/2025

Kluang Old Street 居銮老街|那些屋顶上的石狮子,守护百年老城

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居銮 (Kluang),却是第一次在老街的屋顶上,留意到了老建筑上那一只只静静蹲坐着的石狮子!当下只觉得好特别,并不知道背后原来有那么长远的历史故事。

居銮自 1911 年开埠以来,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极具历史价值的建筑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条老街——伊斯迈街 (Jalan Ismail) 与南峇街 (Jalan Lambak),见证了这座城市百余年的发展与变迁。

黄昏时分的老街,金光洒落在古色古香的老建筑上。

黄昏时分走在 Jalan Ismail 的老街上,金光洒落在古色古香的老建筑上。抬头一看,竟发现屋顶上蹲坐着威武又独特的石狮。它们鬃毛卷曲飘逸,神态各异,乍看之下好像一模一样,其实却各有千秋。

这些石狮子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见证。

石狮子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见证

事实上,中国本土并没有狮子。自汉朝开通丝绸之路后,狮子作为贡品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,才渐渐有了后来的“狮子文化”。在东方,人们普遍视老虎为“百兽之王”;而在西方,狮子才是真正的“王者”。要不然,为什么有《Lion King》,却始终没有《Tiger King》?XD

狮子作为贡品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,才渐渐有了后来的“狮子文化”。

居銮的老街建筑有四大特色:石狮子、建筑年份、郡望堂号与骑楼走道,其中“洗石米”石柱和琉璃彩砖,尽显其高门大户气派。这是马来西亚景点的建筑美学,极为罕见,甚至还没在其他城市发现过类似的石狮建筑。目前居銮两条老街上仍完整保留着 16 座石狮建筑:南峇街上有 13 座,伊斯迈街上有 3 座。

居銮老街建筑四大特色:石狮子、建筑年份、郡望堂号与骑楼走道

南峇街因面朝南峇山而得名,是石狮子最为密集的老街,也是居銮在三十至六十年代最繁华的商贸娱乐中心。这里聚集了最早的西餐厅、戏院、夜市、各类民间小食与租书摊,热闹非凡,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都市风貌。

伊士迈街则是居銮华文教育的百年起点。早在二战前的 1941 年,华侨、培英及中华女校三所学校就在这里,使这条街成为最早的“学校路”。街道正对铁路,试想当年学生们在教室里读书时,窗外火车隆隆驶过,那是怎样一个令人难忘的画面?

伊士迈街 (Jalan Ismail) 是居銮华文教育的百年起点

虽然两条街各有约 40 栋双层老宅,但却不是每一栋的屋顶上都设有石狮字。据说能够在屋顶安放石狮子的,多是当年居銮华社中的栋梁与显赫人士,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。石狮不仅是装饰,更是一种身份象征。甚至可能与风水学说有关,寓意镇宅避邪、增添祥瑞。

老宅顶部所刻的“郡望堂号”也引起了我的注意。我清楚地看到了“鲁国”和“清河”,分别代表颜登受家族与张秀科家族;还有一个看不清的可能是“西河”,林世球家族?因为这三大家族同为福建永春籍,见证了早期移民的家族脉络与文化根源。

“鲁国”颜登受家族
“清河”张秀科家族

这些石狮子静静地蹲坐在屋檐上,穿越百年风雨,守护着老街。它们不只是雕塑,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承。

据说 2020 年曾推出过《居銮老街石狮子明信片》整套 16 款,正好对应 16 座保留完整的石狮子,上面印着石狮与居銮历史的故事,还附带 QR 码,扫一扫便能读到相关内容。可惜我是后来才知道那套明信片的存在,真希望有机会能看到,借由这些小小的石狮,去更深入地了解居銮的历史与故事。♥

【参考资料】KLAB | 星洲日报

居銮老街 Kluang Old Street

  • Share:

也许你会喜欢这些内容

0 个留言

想说什么请留言,别忘了留下你的大名,欢迎你来交流!^^

2023 © 乐飞翎 luvfeelin | Outdoors & Travel Blog. Powered by Blogger.